
作者 张楠
“我要把针灸带到我的家乡!”来自非洲喀麦隆的留学生托马斯1日在河南郑州参加2025年郑州“一带一路”中医药针灸技术交流会外,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这位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的二年级研究生,从事中医工作才一年多,但他已经下定决心要把这种古老的东方医学带回非洲。
照片中是非洲男孩托马斯。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六年多前,托马斯从喀麦隆飞赴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留学。完成制药本科学业后一次偶然的个人经历改变了他走向中医的人生轨迹。一场足球比赛后,他的膝盖疼痛。托马斯修女用了几根银针来缓解疼痛。 “太不可思议了,不需要吃任何药物,疼痛就消失了。”
起初我不敢相信,甚至怀疑针里藏着药。经过几次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好奇心和信心自然产生。这段“神奇”的经历让他做出了从零开始学习中医的重要决定。尽管与他的大学专业不符,但他仍然坚持向教授表达自己的学习愿望。最终,他的梦想实现了,他进入河南中医药大学继续深造。
我在郑州的留学生活规律而充实。我每天早上练习针灸30分钟,花了最多的时间我大部分空闲时间都在图书馆阅读医学书籍。 “我的导师经常告诉我要更加努力,”托马斯笑着说。
在实训过程中,我从紧张得手心出汗,到能够从容地进行针灸治疗,患者还夸我说:“这个老外针灸技术真好。”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针灸而不是传统草药时,他坦言,虽然传统草药在喀麦隆的使用可能有限,但针灸使用方便、见效快,适合推广。
图为托马斯学习针灸。图片提供:李采访
现在,托马斯可以携带针头并在必要时帮助他人。每周与导师一起完成三天实习,以获得临床经验。他在家中积极与家人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学习过程,甚至在社交媒体上拍摄视频,得到了很多支持和期望。
参与参加本次针灸中医技术交流会,是托马斯第一次经历大型中医文化活动。从针灸受益的患者到传播针灸文化的学生,托马斯自豪地说:“只要家乡有一两个人感受到针灸的神奇,他们就会把它传播给更多的人。时间会证明一切。” (完)
拥有 1000 年历史的 Reikabe 石头创造出跨越国界的新“声音”
APEC认为,六个关键方面概括了中国如何成为亚太最大增长动力
亚太合作不能“放手”
从饺子到MoMo:跨越喜马拉雅山的中尼美食桥梁
AI时代,互联网必须成为“会思考”的东西
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入冬,有的甚至提前了20多天。
10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初暖末冷”,“北方温暖,南方温暖。”
如何申请技能改进补助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回应
咬一口,汁水就爆出来了!充满了秋天和冬天的所有糖醋柚子。
“航天鼠”如何度过短暂的太空“出差”?
让人们做自己:城市对年轻人的可贵包容
近期金价为何波动如此之大?还会继续上涨吗?
这些新规定,11月起生效,将影响你我的生活
贵阳如何成为中国“咖啡城”?
2025年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名单发布;前10名城市中有5个在中国
如果引入AI标识、大型模型等,非法AI广告将如何处理?
地宫里有“毒气防盗”吗?秦始皇陵喷出的汞雾景观
评:说走就走,“馆长”就回跨越中国大陆的壁垒。